行路乏力或步伐不穩,如果不是由關節或筋骨問題引起,便有可能是神經系統出了毛病。大腦、小腦、腦幹、脊髓、週邊神經和肌肉等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也會影響走路,並隨之而産生出各種不同形態的步姿。腦科醫生也會願意花時間去分析病人步姿,以求更快找出問題所在。

在各種步姿之中,柏金遜症最易辨認:患者動作遲緩,行路踤步和寒背,雙手又欠擺動,轉彎時頸項僵硬。小腦退化會使患者欠缺平衡力,行路時像飲醉酒般左搖右擺,雙足無法放在一直線上步行。另外,患者為求保持平衡,會自然伸開兩隻腳掌步行。

中風會導致半邊手腳乏力、肢體僵硬和手踭屈曲,患者會伸直大腿,並以畫半圓般的姿態向前邁步。頸椎受壓患者雙腳也會僵硬,而腳尖會由正常向前指而變成向內指。

「多發性肌炎」或其他影響四肢肌肉發炎的病症,由於下肢主要涉及臀部和大腿的肌肉,所以患者由椅子上站起來就會很困難。 週邊神經病變會導致四肢末端的神經和肌肉枯萎,腳掌因而便不能上下擺動,步行時要提高膝頭以免腳掌擦地。

有些病人神經系統正常,但有關節痛或其他筋骨問題,也會一拐一拐地行路以求減少傷患的關節受力和活動。我有病人因為意外弄傷腰骨和雙腳,她一直被以為是坐骨神經受損而弄致腳痛。但我檢查發覺她神經系統正常,步姿分析顯示她只不過是筋腱受損。我建議她只要肯做拉筋運動,一切便會復原,結果不出數星期的努力,她一年來的傷患也就醫好了。

我有不少病人訴說自己行路不穩和頭暈,其實都是心理作祟。我有病人因為生性緊張,一直覺得自己頭暈,生怕自己跌倒,結果把雙腳左右拉闊來行路,以為這樣行會行得更穩,怎料他的步姿就被誤診判為小腦萎縮,結果使他更為擔心,也更深信自己行路不穩。我見他的步姿非常突兀,並非我們見慣的小腦退化步姿,於是我指示他用雙腳模擬自己在平行木上行直線,他果然能夠正常完成任務,也證明他平衡力完全正常。經過我一番心理輔導,他已完全康復。

 

作者:盧文偉醫生    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

(2021年8月12日於信報發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