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路不穩是常見病徴,而背後原因有很多,而棘手和難拆的個案往往會轉交由腦科醫生處理。

今次個案相當有挑戰性,病人是位八十歲老翁,由一班家人推著輪椅入來診所。他數年前已經有一次中風,家人擔心他再中風,已為他安排了照腦檢查,而結果只顯示左腦有一舊血塊,也即是上次爆血管中風的舊痕跡,既然是舊患,便不能解釋今次的新問題。

我見他最近有傷風,正在服用止咳和收鼻水藥物;這些藥物會令人疲倦,把他上次中風的舊徴帶出來也很常見。我建議他不如先停服以上藥物再算。

可惜過了數星期,問題依然沒有改善。他在我診所行路時腳步浮浮,站立時還可以勉強站穏,但當我請他閉上眼睛時便會馬上失去重心,這個徴狀(Romberg sign)顯示他脊髓後索出問題

當我忙於思考答案時,他又突然說左腳麻痺,使我難以集中精神破案,要知道老人家腳痺很常見,並多由坐骨神經痛引起,跟他行路不穏多半無關,但他為此說過沒停,我唯有認真對待,虛心詅聽病人的訴說。

一問之下,當發現他的麻痺原來也影響致腰部,情況極不尋常,於是我馬上用幼針測試他四肢和身軀之反應以找出那裡不妥

要測試病人的針刺感覺,病人必須明白醫生的指示,病人腦筋不靈只會徒勞無功;過程本來簡單,但也講求醫生和病人之間的溝通,可惜他聽覺偏偏有問題,需長期配戴助聽器,所以我預料為這位聽力有障礙的長者測試反應也只會無功而還,在即管一試的心態下,他卻居然能在我落針每處也能給我毫不含糊的反應,使我有信心地找出他左邊身由乳頭以下到左腳原來也沒有知覺

這個徴狀顯示他脊髓胸椎第四節有問題,而最後磁力共振也證實此處有良性腫瘤壓着脊髓,影響他的平衡力和引起麻痺。幸好他能在發病初期獲得診斷,遲了動手術醫便會下半身癱瘓,大小便失禁。

作者:盧文偉醫生    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

(2018年8月30日於信報發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