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口水要小心?

流口水要小心?

「醫生,我前日發現自己流口水,擔心是中風先兆,所以前來看看。」這種診症開場白我遇過不少,幾乎每個個案在檢查後都確定健康正常。我發覺原來很多人都對流口水有誤解,以為流口水「很大件事」,需要嚴肅對待。但身為腦科醫生的我卻不當這是甚麼一回事。為何會出現這種兩極的看法?我想這個課題蠻有趣,值得大家深入探討一下。

警鐘誤嗚

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中風可引起嚴重後遺症,例如行動不便、吞嚥困難、語言障礙等。近年醫學界研發出「溶血劑」醫治「缺血性中風」(延伸閱讀:中風的治療)。此療法能打通堵塞了的血管 ,但患者必須於黃金三小時內接受治療,時限一過,受影響的腦細胞便返魂乏術。所以,腦科醫生經常呼籲市民提高警惕,認識中風病徵,例如表達或說話時有困難丶面部表情不對稱丶手腳不能發力等,一旦出現症狀便需立即就醫,爭取善用那黃金三小時,避免延誤。

但太過在意中風可能也未必是好事。

「生蛇」與「面癱」

「生蛇」與「面癱」

上星期提及有病人患上「急性顏面神經麻痺」,導致半邊面部肌肉癱瘓,包括額頭、眼簾、鼻子、嘴巴等肌肉,使半邊面忽然間不能活動,甚似中風。這個病多因病毒突襲顏面神經而引起,在絕大部份情況下,我們都很難確定由那隻病毒所致,不過,有一種情況例外,那就是「帶狀皰疹」病毒,病發時患者的耳朵會紅腫和起水泡,加上「急性顏面神經麻痺」,就名為Ramsay hunt syndrome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