腦科疾病給人印象都很複雜,就以腦退化病為例,很多人都搞不清柏金遜症和「老人痴呆症」之間的分別,更不明白甚麼「認知障礙症」或「阿爾茨海默症」,所以有必要寫篇文章解釋一下這些艱深詞彙和概念。

首先,柏金遜症也是一種慢性腦部衰退疾病,主要引起身體活動不協調,如手震、動作遲緩,但患者的思想、記憶力卻大致正常。「老人痴呆症」(dementia)引起記憶力和其他思維能力減退,跟柏金遜症原全不同。不過,兩者在晚期時都會嚴重影響到智力和活動能力,那又另作別論。

癡呆症的名字帶有歧視,所以有團體在2010年提出以「腦退化症」這名稱取代之。這名詞簡單易明,令人一望而知其意,美中不足的是dementia本身並非單一疾病,而是一個泛指記憶力和其他認知能力受損之綜合症,並可由不同腦疾所致,例如中風、缺乏維生素等,而腦退化只是其中之一,所以,「腦退化症」這個名稱不能完全取代「痴呆症」。

到了2013年,國際醫學界使用的 《精神疾病診斷與手冊第五版》(DSM-5)把dementia改名為 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,因為dementia這個字在英語世界裏也同樣帶有歧視性,所以用上一個較中性的名詞取締,可鼓勵更多病人求醫。香港醫學界有見及此,也將「癡呆症」這舊名詞以中文譯名「認知障礙症」取而代之。

在學習如何使用工具、設備、和小器具上有困難

跟㯫DSM-5的指引,「認知障礙症」是一個涵蓋多個影響認知功能的綜合症,使用這名字作診斷時,必須註明該個案之原因才算完整。例如會使人愈來愈「冇記性」的「老人痴呆症」,其實是指「阿爾茨海默症」(Alzheimer’s dementia),亦是腦退化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,指引建議稱為「認知障礙症」,再註明由「阿爾茨海默症」所引起。

學術文章實有需要如此嚴謹地選用醫學詞彙溝通,但應用在曰常診症上,我們需要用簡單直接的字眼跟病人和家屬溝通,尤其要照顧到低教育水平人士的理解能力,奈何「認知障礙症」的字面意思難以讓普通人一聽就明,所以,在講解「阿爾茨海默症」時,醫生可能仍會用上「腦退化症」或「痴呆症」跟家人溝通。

作者:盧文偉醫生    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

(2015年4月30日於信報發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