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中風

小中風所出現的病徵一瞬即逝,不留下痕跡,有病人便以為不需理會,但研究指出,小中風出現過後,大有機會短期內正式中風,而以首兩天的風險最高,每一百患者中便有四至十人在兩日內演變成中風。如果小中風持續一小時以上,而當時血壓高於140/90,或是六十歲以上、糖尿病患者,發作徵狀為半側無力、說話困難等,變成中風的風險就更高。

所以,小中風實際上是中風警號  ,一旦發生便要馬上求醫,找出問題根源並加以控制,便可預防止中風發生。檢查做得愈快愈好,能夠在兩天危險期內完成也很不錯了。

檢查當然少不了照腦,其作用是要弄清楚有沒有中風, 根據美國中風協會制訂的最新定義,小中風只是短暫中風,腦細胞並沒有死亡,而照腦也不會找到甚麼不妥。磁力共振能在這方面的效果比電腦掃描優勝,它能偵測到數小時內出現的中風訊號,而其影像也清晰得多,提供更肯定的結果。

至於其他檢查方面,則視乎情況而定,當中包括腦血管造影檢查、心電圖、心臟超聲波檢查 、頸動脈超聲波、抽血化驗、廿四小時心電圖等,目標是找出引起小中風的原因。如果發現是心臟有血塊衝到腦部,可以用薄血藥減少血塊形成以預防中風。若頸動脈有狹窄而影響上腦的血流,便要考慮以手術治療。

若中風是由腦血管硬化引起,便需要以抗血小板藥物防止血管再次閉塞,而醫學界一直以一種抗血小板藥治療小中風,但最新研究指出,同時用上兩種抗血小板藥的效果更佳。該研究在二零一三年發表,並刊登於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》,研究對象為剛患上小中風或輕微中風的華人,他們也是本文第一段所指的高危一族。研究發現同時接受兩種抗血小板藥物治療(「氯吡格雷」加「阿士匹靈」),比只接受一種,能更有效預防再次中風或死亡。此發現將改寫治療小中風的方法。

作者:盧文偉醫生    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

(2015年3月5日於信報發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