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金遜症的藥物治療(二)

上文提到我診治的一名年老病人,因藥物反應而引發身體出現多個怪異病徵,案情箇中複雜。 無獨有偶,當我診治完畢準備歸家之際,又被另一位醫生朋友急召回醫院處理另一個情況相似的病人。該病人年約六十,因頭痛和反胃入院檢查,並需以止痛和止嘔針來舒緩病徵。豈料他入院後便全身抽搐震抖,說話困難,狀甚危急,貌似厲鬼上身,他的家人驚惶不已,一眾護士包圍病人,準備隨時急救,氣氛凝重。

他的主診醫生見他有頭痛和作嘔,加上四肢抽搐,生怕他患上急性腦膜炎、腦炎或腦出血之類,腦科醫生此時大派用場。我看罷他剛做完的腦部磁力共振掃描,結果卻沒有甚麼發現,既然答案不在菲林底片裏,我就要嚴守腦神經科的臨床法則 : 回到病人身邊找尋破案線索。

但見他震得全身發抖,他自己卻又沒有發燒感覺,護士即場探熱也證實體溫正常。血液檢查顯示白血球指數沒有增高,代表身體沒有感染跡象。總括來說,他的震抖並非由發燒感染所引起,我因而少了一叢顧慮。至於是否腦癎發作,我卻沒有擔心過,如果真是因為腦癎「大發作」,大腦便會翻起滔天大浪般的腦電波,患者定必失去知覺,不會如他般張開眼睛,保持對話。

綜合他的情況,其實他只是受到止嘔針藥刺激而出現急性肌肉張力失衡(acute dystonia),以至某些肌肉無故活躍起來 ,頸項和手腳扭曲並擺出怪異姿勢,甚至震抖起來。這些都是藥物引起的急性不良反應,患者大多數都不懂描述這些影響頭、頸、眼、嘴巴、四肢等活動的古怪徵狀,很多人都誤以為是中風,平白浪費金錢做無謂的照腦檢查。

總而言之,未知答案令人苦惱,知曉真相便好辦得多,只需注射「解藥」,便藥到病除!

(9/1/2014 於信報發表)